2011年春季二次文献 |
||||
序号 |
篇目 |
作者 |
出处 |
备注 |
1 | 近十年语文知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| 屠锦红徐林祥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语文论坛 |
2 | 非典型化,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的经常性策略 | 胡家曙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语文论坛 |
3 |
语文课怎样上才有效? ——我对语文课的几点认识 |
何郁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语文论坛 |
4 | 以“言”为本 建构“意”味生态课堂 | 胡友进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语文论坛 |
5 | 关于课例研究几个概念的思考 | 纪勇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语文论坛 |
6 | 从一个细节看朱熹与陆九渊的教学思想 | 许国申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语文论坛 |
7 | 《江南的冬景》教学设计 | 宋萍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教学设计 |
8 | 《故都的秋》教学设计 | 洪丰乔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教学设计 |
9 | 《念奴娇﹒赤壁怀古》 | 侯晓田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教学设计 |
10 | 《逍遥游》教学实录 | 薛莲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课堂实录 |
11 | 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备教策略 | 蔡国庆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教材教学 |
12 | 救赎的钥匙——《礼拜二午睡时刻》备课札记 | 郑艳丽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教材教学 |
13 | 设计灵感——造就语文课堂别样情 | 曹玉明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走进课堂 |
14 | 语文教学中的“布白艺术” | 李本华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走进课堂 |
15 |
让“预设与生成”精彩有约 ——《故都的秋》教学案例 |
李中刚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走进课堂 |
16 | 诵读教学应该成为一道“功夫茶” | 邵统亮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走进课堂 |
17 | 阅读教学的主流意识辨 | 冯为民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阅读教学 |
18 | “虚”怀若谷 “实”心相待 | 杨建华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阅读教学 |
19 | 作文教学 重在激活 | 赵吉惠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写作教学 |
20 | 试论绩效技术在中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| 沙瑞龙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写作教学 |
21 | 由两则案例看中美写作教学过程安排上的差异 | 吴晓胜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写作教学 |
22 | 一次让人无奈的作文 | 郑素芳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写作教学 |
23 | 从一则阅读教学案例看美国的阅读策略教学 | 杜红梅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异域采风 |
24 | 英国语文课的莎士比亚教什么、怎么教? | 王爱娣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1-2 | 异域采风 |
25 | 当代“语文教育研究学派”刍论 | 屠锦红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语文论坛 |
26 | 语文课应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| 丁文宏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语文论坛 |
27 | 略谈语文课程改革需要再审视的几个问题 | 周伟珍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语文论坛 |
28 | 成语教学的综合性视域探究 | 余德旺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语文论坛 |
29 | 潜移默化育诗心 | 陈刚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语文论坛 |
30 | 倾听让有效课堂绽放出奇葩 | 李志平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走进课堂 |
31 | 语文课也有绘画美 | 张惠琴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走进课堂 |
32 | 让思辨能力在语文课堂绽放光芒 | 杜艳红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走进课堂 |
33 | “非指示性”语文教育基本阐述 | 郑逸农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教法推介 |
34 | 评点:慢慢走,欣赏啊! | 张玉兰宋文权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阅读教学 |
35 | 以人为本——文言文教学的价值追求 | 路世威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阅读教学 |
36 | 阅读教学“问题情境创设”之问题透视与对策 | 李晓华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阅读教学 |
37 | “曙光行动”作文讲评与指导课堂实录 | 柳袁照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阅读教学 |
38 | 高考作文考查形式本质探 | 武福同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写作教学 |
39 | 教学写作意识的重构与强化 | 佟静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写作教学 |
40 | 陶渊明的名与字辨析 | 纳斌华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备课参考 |
41 | 梁启超对张之洞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备课参考 | |
42 | 谈“敢以烦执事”中“敢”的译法 | 姚益刚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备课参考 |
43 | “了”(le)还是“了”(liǎo) | 李玲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3 | 备课参考 |
44 | 课堂教学的“韵”与“味” | 杨昕苗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4 | 卷首 |
45 | 文本解读——语文教学的核心 | 汪笑梅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4 | 语文论坛 |
46 | 守望文化:语文教育的使命 | 苟越鸿曹琼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4 | 语文论坛 |
47 | 象意思维与象征型文学作品教学难点的突破 | 云肖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4 | 语文论坛 |
48 | 无限魅力话“也”字 | 陈秀霞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4 | 教材教学 |
49 | 在对话中让学生学会倾听 | 陈捷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4 | 走进课堂 |
50 | 语文课堂中解决学生“个别性”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| 严华银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4 | 走进课堂 |
51 | 《声声慢》“非指示性”教学设计 | 郑逸农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4 | 教学设计 |
52 | 《再别康桥》教学设计 | 刘百峰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4 | 教学设计 |
53 | 《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误区与思考 | 徐辉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4 | 阅读教学 |
54 | 重拾文体知识正当时 | 代春芹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5 | 卷首 |
55 | 学生立场:语文教学中主体隐喻的嬗变及其重构 | 许昌良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5 | 语文论坛 |
56 | 文本解读的与有效落实 | 黄金丽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5 | 语文论坛 |
57 | 中学语文教材文本解读的新视野 | 王进明徐广振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5 | 语文论坛 |
58 | 在老子思想范畴下对语文教育进行再思考 | 张怡忱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5 | 语文论坛 |
59 |
从教材编者意图看教学内容的确定 ——以《记念刘和珍君》为例 |
朱武兰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5 | 教材教学 |
60 |
隐隐形,迢迢意 ——古诗词中“烟”的意象浅析 |
朱秀瑾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5 | 教材教学 |
61 | 诗歌中的另类意象 | 侯阳存胡道明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5 | 教材教学 |
62 | 曲部:课堂提问中的一株奇葩 | 乔明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5 | 走进课堂 |
63 | 选准切入点,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| 廖海燕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5 | 走进课堂 |
64 | 老师课堂提问“五重奏” | 王磊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5 | 走进课堂 |
65 | 匠心独运,巧选切入点 | 陈华琴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5 | 阅读教学 |
66 | 题好一半文:台湾近年“指考”作文题的命题启示 | 鄂冠中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5 | 写作教学 |
67 | 语文教育的“技”和“道” | 杨斌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6 | 卷首 |
68 | 融情设境的价值与操作 | 袁菊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6 | 语文论坛 |
69 | “讲”什么 怎样'yfj " | 董旭午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6 | 语文论坛 |
70 | 曾祥芹新语文教育思念语文教育改革的贡献探析 | 张正君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6 | 语文论坛 |
71 | 摭谈教学中图表教学法的作用与运用 | 张琳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6 | 语文论坛 |
72 | “大语文”教育思想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实施与运用 | 李彦君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6 | 语文论坛 |
73 | “乘天地之正,御六气之辩”是不是“有待” | 徐飞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6 | 走进课堂 |
74 | 语文课能这样上吗? | 胡传虎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6 | 走进课堂 |
75 |
从文本中读懂“有所待” ——《逍遥游》第一课时分析 |
李昉玲 | 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》2011.6 | 走进课堂 |
76 | “情致豪迈”的天才诗人杜牧 | 于颖泓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1月 | 课文导读 |
77 | 个性化品读《阿长与<山海经>》 | 江小剑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1月 | 课文导读 |
78 | 诗人与时间 | 安法清贾雪香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1月 | 美文赏析 |
79 | 《永遇乐﹒京口北固亭怀古》之愁情赏析 | 于德龙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1月 | 美文赏析 |
80 | 如何激活个性意识写出别样风采的文章 | 陆阳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1月 | 作文研究 |
81 | 浅谈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| 张孝武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1月 | 作文研究 |
82 | 鲁迅作品的人物描写 | 李意英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1月 | 文学知识 |
83 | 小议课文中的人物外貌描写 | 安晓燕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1月 | 文学知识 |
84 | 《老王》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| 庞德彦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1月 | 教学研究 |
85 | 科学与耐心启发并举 | 马向辉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1月 | 教学研究 |
86 | 对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一点思考 | 陈玉英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1月 | 教学研究 |
87 |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| 葛玉石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1月 | 教学研究 |
88 | 古典诗词的审美教学 | 盛天国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1月 | 教学研究 |
89 | 如何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环境 | 马金龙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1月 | 教学改革 |
90 | 教书育人爱心当先 | 汪凤鸣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1月 | 教学改革 |
91 | 也谈对鲁迅《社戏》一文结尾的理解 | 张海彦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2月 | 课文导读 |
92 | 探析莫泊桑《项链》中的马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 | 辛群英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2月 | 课文导读 |
93 | 浅议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| 谢红玉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2月 | 作文研究 |
94 |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“愿、有、善” | 顾悦梅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2月 | 作文研究 |
95 | 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浅析 | 汤如金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2月 | 教学研究 |
96 |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| 于梅侠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2月 | 教学研究 |
97 |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| 徐泽红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2月 | 教学研究 |
98 | 浅谈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| 李彩会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2月 | 教学研究 |
99 |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之我见 | 马云华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2月 | 教学改革 |
100 | “X读”式读书方法简析 | 王显文王华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2月 | 教学改革 |
101 | 导向性活动教学在语文养成中的实践 | 顾锁英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2月 | 教学改革 |
102 | 含英咀华谈阅读 | 戴军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2月 | 教育探索 |
103 | 让美育的鲜花开满语文课堂 | 袁文忠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2月 | 教育探索 |
104 | 让健康的人格在语文课堂中生长 | 武彩梅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2月 | 教育探索 |
105 | 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| 郭丹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2月 | 教育探索 |
106 | 关于构建实践语文高效课堂的点滴思考 | 葛庆中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3月 | 课堂教学研究 |
107 |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 | 樊爱霞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3月 | 课堂教学研究 |
108 | 谈谈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| 王建华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3月 | 课堂教学研究 |
109 | 《浅水洼里的小鱼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| 张军志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3月 | 课堂教学研究 |
110 | 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| 叶伟华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3月 | 阅读方法与技巧 |
111 |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 | 陈晓丽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3月 | 阅读方法与技巧 |
112 | 让个性在自主阅读中张扬 | 陈益祥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3月 | 阅读方法与技巧 |
113 | 语文教学应加强阅读训练 | 王文荣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3月 | 阅读方法与技巧 |
114 | 体验式教学:初中语文课堂新音符 | 李伟根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3月 | 创新教学研究 |
115 | 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几点做法 | 张彩江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3月 | 创新教学研究 |
116 |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| 韩冰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3月 | 创新教学研究 |
117 |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中学语文差异性教学的再认识 | 贾艳霞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3月 | 创新教学研究 |
118 | 课堂教学拓展应注意五“适” | 叶敬国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3月 | 课堂教学方法 |
119 | 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留白艺术 | 陈亚飞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3月 | 课堂教学方法 |
120 | “对话式教学”给课堂带来活力与智慧 | 沈月春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3月 | 课堂教学方法 |
121 | 浅谈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 | 周来香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4月 | 课堂教学研究 |
122 | 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 | 高慧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4月 | 课堂教学研究 |
123 | 浅论旅游对提高语文教学的作用 | 马杰张永进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4月 | 课堂教学研究 |
124 | 作家介绍与语文教学 | 张文玉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4月 | 课堂教学研究 |
125 | 引导学生写有感有悟之文 | 易怀德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4月 | 作文教学研究 |
126 | 关于支架式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| 戴志梅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4月 | 作文教学研究 |
127 | 关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看法 | 顾建荣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4月 | 作文教学研究 |
128 | 一见钟情靓“凤头” | 张正华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4月 | 作文教学研究 |
129 | 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| 罗林素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4月 | 作文教学研究 |
130 | 浅谈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| 任明哲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4月 | 作文教学研究 |
131 | 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策略 | 陈桂华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4月 | 阅读方法与技巧 |
132 | 漫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| 彭启聪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4月 | 阅读方法与技巧 |
133 | 论初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方法 | 张彩焕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4月 | 阅读方法与技巧 |
134 | 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 | 何志贤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4月 | 教学改革 |
135 | 怎样让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更行之有效 | 杨舒佳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4月 | 教学改革 |
136 | 抓住教学活动契机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| 王艳玲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4月 | 教学改革 |
137 | 提高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| 袁文娟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5月 | 课堂教学研究 |
138 |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阅读教学探索 | 林秋瑛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5月 | 课堂教学研究 |
139 |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操作策略 | 陈立敢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5月 | 课堂教学研究 |
140 | 谈谈学生参与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| 张艳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5月 | 课堂教学研究 |
141 | 初中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简论 | 王思维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5月 | 课堂教学研究 |
142 | 作文创新教学摭谈 | 王海辉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5月 | 作文教学研究 |
143 | 谈中学生作文修改 | 刘国君程晓龙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5月 | 作文教学研究 |
144 |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指导浅谈 | 陈秋生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5月 | 作文教学研究 |
145 | 如何走出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 | 郑淑霞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5月 | 作文教学研究 |
146 | 作文教学应加强对学生思维力的训练 | 刘砚秋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5月 | 作文教学研究 |
147 | 透视新课程语文教学之美 | 金胜伟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5月 | 教学改革 |
148 | 浅谈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| 王举祥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5月 | 教学改革 |
149 | 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点滴思考 | 王爱琴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5月 | 教学改革 |
150 | 换个方法教《孔乙已》 | 唐晓莉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6月 | 课堂教学研究 |
151 | 初中语文构建高效课堂初探 | 李亚琴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6月 | 课堂教学研究 |
152 | 摭谈“节奏控制”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意蕴 | 刘云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6月 | 课堂教学研究 |
153 |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初探 | 施玉梅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6月 | 课堂教学研究 |
154 | 略读教学,也可以很精彩 | 吴雪萍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6月 | 课堂教学研究 |
155 | 简单作文三二法 | 林晓琴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6月 | 作文教学研究 |
156 | 成功写作“四部曲” | 沈东新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6月 | 作文教学研究 |
157 | 作文——就是要让学生快乐 | 戴美玲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6月 | 作文教学研究 |
158 |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“变”中求新 | 郭宏照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6月 | 作文教学研究 |
159 | 期待语法教学的回归 | 刘志霞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6月 | 教学语言研究 |
160 | 浅议散文课堂教学中的赏析 | 胡恒全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6月 | 教学语言研究 |
161 | 试述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 | 毛娟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6月 | 教学语言研究 |
162 | 如何做发好阅读教学 | 卢志敏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6月 | 阅读方法与技巧 |
163 |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点滴谈 | 李正霞 | 《语言天地》2011年6月 | 阅读方法与技巧 |
164 | 平方差公式在多项式乘法中的应用 | 卫茂桦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1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165 | 妙语传思做数学 | 姚红萍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1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166 | 比较二次根式大小的技巧 | 段宗君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1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167 | 补形法妙解平几题 | 卞青青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1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168 | 旋转正方形求重叠面积 | 李善明常佳龙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1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169 | 一个几何结论在梯形中的应用 | 周国强余显信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1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170 | 勾股定理的拓展 | 金卫娟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1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171 | 比较之下现不同 | 冯文俊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1期 | 物理基础精讲 |
172 | 特殊的测量方法 | 程建敏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1期 | 物理基础精讲 |
173 | 趣说种种“白气” | 凡佐胜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1期 | 物理基础精讲 |
174 | 如何判定灯泡的亮暗 | 姜桂祥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1期 | 物理中的思想方法 |
175 | 例析“填电表” | 于金勇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1期 | 物理中的思想方法 |
176 | 用“温度轴”判定物质的状态 | 仝力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1期 | 物理中的思想方法 |
177 | 巧测电阻两例 | 于能武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1期 | 竞赛物理 |
178 | 怎样发现旋转中心 | 徐若翰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3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179 | 解读幂的运算 | 侯怀有季淑红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3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180 | 有中点,如何添辅助线 | 张宁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3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181 | 求特殊的条件分式的值的方法 | 汪国刚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3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182 | 日历中的数学 | 张永占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3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183 | 特殊位置助解几何定值问题 | 魏正清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3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184 | 九容图的应用 | 于志洪于嘉帅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3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185 | 一个几何命题的初等证明 | 曹嘉兴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3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186 | 怎样确定力的方向 | 陈兆军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3期 | 物理基础精讲 |
187 | 辨析电功与电热 | 刘庆贺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3期 | 物理基础精讲 |
188 | 应将“等压分流”改为“等压合流” | 陈晖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3期 | 物理基础精讲 |
189 | 有“断绳法”确定绳子的段数 | 丁月华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3期 | 物理中的思想方法 |
190 | 巧分压,妙解题 | 喻润根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3期 | 物理中的思想方法 |
191 | 电表量程的选择 | 张艳妮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3期 | 物理中的思想方法 |
192 | 运用平方差公式,有八个变化 | 李培华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4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193 | 勾股定理以下证法,你是否知道 | 李桂香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4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194 | 如何发现并利用“面积比” | 杨忠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4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195 | 分式方程增根的作用 | 颜小兵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4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196 | 用两个结论求平均数与方差 | 洪联平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4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197 | 巧分菜地 | 华雪莹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4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198 | 六则代数题的几何解法 | 华腾飞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4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199 | “蝴蝶”定理的应用 | 张志鹏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4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200 | 梯形中如何添辅助线 | 熊志新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4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201 | 聚焦“旋转变换的全等性” | 丁浩勇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4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202 | 今天,你“低碳”了吗 | 胡开茂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4期 | 物理基础精讲 |
203 | 如何比较声波的特性 | 邱石军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4期 | 物理基础精讲 |
204 | 例说像的变化 | 王伦宇左孝东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4期 | 物理基础精讲 |
205 | 浮冰问题的三种解法 | 齐天德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4期 | 物理中的思想方法 |
206 | 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计算 | 周江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4期 | 物理中的思想方法 |
207 | 用极端法求电流电压变化范围 | 华继干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4期 | 物理中的思想方法 |
208 | 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 | 黄陈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5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209 | 对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 | 郝新武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5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210 | “0”呀,想说爱你不容易! | 余显信周国强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5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211 | 巧用凸多边形外角和定理解题 | 杨忠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5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212 | 这样是否会影响采光 | 皇甫军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5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213 | 神奇的生日预测卡片 | 甘志国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5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214 | 正三角形一个优美性质的推广 | 张宁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5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215 | 判断三角形形状的两个结论 | 洪联平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5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216 | 有趣的折纸 | 杨大为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5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217 | 构造平行四边形的四种方法 | 吴健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5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218 | 简单机械效率的计算 | 唐卫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5期 | 物理基础精讲 |
219 | 生活中的开关 | 王维善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5期 | 物理基础精讲 |
220 | 用好平衡力,滑轮问题难不倒 | 范金民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5期 | 物理中的思想方法 |
221 | 巧求电阻一则 | 孙吉波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5期 | 物理中的思想方法 |
222 | 共点力平衡中的“撤消”问题 | 陈洪运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5期 | 物理中的思想方法 |
223 | 一道电路“断点”问题的求解 | 李欲飞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5期 | 物理中的思想方法 |
224 | 你知道对顶三角形吗? | 荣金华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6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225 | 四边形中,有“四朵金花” | 陈德前蒋德才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6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226 | 也谈正方形内接45度角的命题 | 李耀文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6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227 | 例数,用于根式运算 | 卫茂桦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6期 | 数学基础精讲 |
228 | 五角星中的“蝴蝶” | 张第生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6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229 | 实际时刻镜中求 | 郝新武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6期 | 数学中的思想和方法 |
230 | 教你识别电磁转换装置图 | 胡小波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6期 | 物理基础精讲 |
231 | 家庭电路的常见故障 | 姜桂祥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6期 | 物理基础精讲 |
232 | 刻度尺读数,定位是关键 | 王锡龙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6期 | 物理基础精讲 |
233 | 谁更累? | 张月海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6期 | 物理中的思想方法 |
234 | 解选择题有“十巧” | 苏安良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6期 | 物理中的思想方法 |
235 | “物近,像太远”的应用 | 王之强 | 《数理天地初中版》2011年第6期 | 物理中的思想方法 |